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引导家装正确消费
发布时间: 点击数:

自新冠疫情以来,互联网家装、旧房改造成为新的家装投诉增长点,家装行业消费维权问题突出,社会关注度高。从今年投诉案件调处工作来看,家装企业良莠不齐,行业发展欠规范,主要投诉内容集中在合同履行、定金的返还、质量验收、价格尺寸、后期增项等方面问题,从而引发侵权行为复杂多变、调解成功率下降,消费者满意度不高。
为了减少消费侵权行为的发生、参考、借鉴好的城市的经验做法,由芜湖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和芜湖市住宅室内装饰行业协会共同向全市发布装饰装修行业行为规范警示,以此来提醒广大消费者来切实加强防范措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服务消费警示
当下已进入了住宅装修的消费高峰期,针对装修行业中部分经营主体资质欠缺、偷工减料、虚假宣传等侵害消费者的行为,芜湖市消保委通过“消费维权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联合市家装行业协会及安庆、马鞍山、黄山、宣城、铜陵、池州市消保委共同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装修服务之前、之中、之后三个阶段注意可能存在的消费陷阱,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装修服务前,应“理性选择”
(一)谨慎选择,注重资质
二、装修服务中,应“跟踪了解”
(二)跟踪施工,严格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消费者应着重关注装修单位以下几方面进程:
三、装修服务后,应“有效维权”
装修房屋中的有些瑕疵不会在短期内显现,为保障今后出现装修质量问题时能够顺利得以解决,消费者要与装修单位签订工程保修协议书,明确保修项目、保修期限等相关事宜。《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二年,有防水要求的厨房、卫生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五年。保修期自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消费者与装修单位签订工程保修协议书时要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纳入,以保证家装服务的质量。消费者也可以同装修单位协商一致后,延长相应的保修期,扩大保修的范围。
(二)保留证据,及时维权
消费者在装修过程中要注意对装修现场的监工,仔细检查装修材料以及工程施工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拍照,固定证据,特别是装修单位负责购买、安装的材料和产品,一定要仔细核对品牌、型号等信息,防止装修单位偷梁换柱。装修完毕后,消费者应及时验收,进行室内空气检测,要做到验收合格后再结算余款。一旦发现经营者有违反合同的情况,应及时与装修单位协商解决,或保存合同、票据、照片、视频等证据向消保委及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或向法院起诉,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